注意防治斜纹夜蛾
最近,在我市高铁新区东方红东路、崇德七大道、崇德十大道、尚德十一路及天衢东路等绿化带里的白三叶上发现斜纹夜蛾危害严重,虫口密度大,现将斜纹夜蛾的形态特征、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望各养护单位积极抓紧查治。
分布危害
斜纹夜蛾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是一种杂食性、暴食性的害虫。它主要以幼虫危害植株,低龄时群集叶背啃食,3龄后分散为害叶片、嫩茎,老龄幼虫可蛀食果实。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4-20毫米左右,翅展35-46毫米,体暗褐色,胸部背面有白色丛毛,前翅灰褐色,花纹多,内横线和外横线白色、呈波浪状,中间有明显的白色斜阔带纹,所以称斜纹夜蛾。
卵 扁平的半球状,初产黄白色,后变为暗灰色,块状粘合在一起,上覆黄褐色绒毛。
幼虫 体长33-50毫米,头部黑褐色,体色多变,从土黄色到黑绿色都有,体表散生小白点,各节有近似三角形的半月黑斑一对。
蛹 长15-20毫米,圆筒形,红褐色,尾部有一对短刺。
发生规律
1.年发生代数 在山东一年发生4-5代,以蛹在土下3-5厘米处越冬。
2.活动习性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潜伏在叶背或土缝等阴暗处,夜间8-12点时出来活动。每只雌蛾能产卵3-5块,每块约有卵粒100-200个,卵多产在叶背的叶脉分叉处,经5-6天就能孵出幼虫,初孵时聚集叶背,4龄以后和成虫一样,白天躲在叶下土表处或土缝里,傍晚后爬到植株上取食叶片。
3.趋性 成虫有强烈的趋光性,黑光灯的效果比普通灯的诱蛾效果明显,另外对糖、醋、酒味很敏感。
4.生育与环境 卵的孵化适温是24℃左右,幼虫在气温25℃时,历经14-20天,化蛹的适合土壤湿度是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蛹期为11-18天。
药剂防治
喷药防治应掌握在3龄幼虫期之前,在早晨或傍晚喷药,植株及地面都要喷雾,并注意交替使用药剂。用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或20%菊马乳油1500倍液,或25%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幼 虫 成 虫